随着人口的老龄化,7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而高龄(80岁以上)老人在社区中也不少见。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长辈,是联系家庭关系的枢纽,四室同堂,枝发叶茂,家族关系更见紧密。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老年人的三大主要致死原因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股骨近端骨折。高龄、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导致老年人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而股骨颈骨折,被称为“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也是“老人腿摔了”的最常见的骨折,在治疗上,令许多家属非常纠结,有所疑惑。
为什么是“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呢,因为骨折后需要卧床,而很多人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即使长期卧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也很难愈合,容易并发褥疮、泌尿系的感染、肺部的感染,老人的活动少,饮食少,逐渐会电解质失调,并且原有的高血压、糖尿病更会雪上加霜,逐渐打击,让老人慢慢进入衰竭,病入膏肓。
而如果选择手术呢,让老人快速康复,早期离床,这是目前临床骨科多数医生和患者家属首选的方法。但是,老人能耐受手术吗,手术的风险很大吗?
“都这么老了,还做手术干嘛?”
“手术如果有风险,就不做了”
“怕手术台上下不来”
这些都是患者家属常见的思维,对治疗方法非常纠结。
家属问:“大夫,我父亲是老年痴呆,现在腿摔了,做手术有意义吗?”
大夫答:“手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早期离床,骨折并发症少,但是患者已经老年痴呆,手术的价值就会降低,手术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老人都有可能在围手术期变症、死亡。”这是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的沟通,老年人的手术治疗,是医生和患者家属对于病魔的共同抵抗,只有团结一致,才有战胜的可能,这是必需的,任何一方打退堂鼓,阵地就会失守。
我曾经说过:父母生病了,孝顺的子女忙来忙去,冷漠的子女吵来吵去。从2016年全年的手术量上看,我完成了大约400台的手术,其中有1/10是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早期离床、快速康复,疗效良好。而能送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冷漠的子女已经越来越少了,随着科普知识的深入和现代手术、麻醉、监护、护理技术的完善,老年骨折的成功率令人满意。
但是,父母腿摔了,治疗方案由谁来决定:老人可能有3到8个子女,老人有兄弟姐妹,老人有主治大夫。我建议:所有围手术相关的人,共同组成对抗病魔的阵地,团结一心,才可能打垮病魔。否则,“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将不可战胜。所以,由谁来决定呢,林大夫科普:在接受主治大夫对病情的充分评估之后,由老人的家属代表决定,无法选择代表的,就由所有子女决定。
28 95093 8年前
14 93446 8年前
77 90145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