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失眠白天补觉在哪个时间段合适

失眠后白天补觉需选对时间段并控制时长,核心原则是 “缓解疲劳不干扰夜间睡眠”。很多人失眠后会白天长时间补觉,反而导致夜间更难入睡,形成 “失眠 - 白天久睡 - 夜间失眠” 的恶性循环;其实只要选对补觉时段,既能减轻白天的疲惫感,又能尽量减少对夜间睡眠节律的影响。



从人体生物钟规律来看,上午 9-10 点、下午 1-3 点是相对合适的补觉时间段。上午 9-10 点时,夜间失眠导致的疲劳感较为明显,此时补觉能快速缓解困倦,且距离夜间睡眠时间较远(约 12 小时),不易打乱夜间睡眠节律;下午 1-3 点是人体自然的 “低谷期”,即使睡眠正常的人也可能出现轻微困倦,失眠者此时补觉,既能利用身体自然的休息需求,又不会因时间过晚(如下午 4 点后)导致夜间入睡困难。需注意,这两个时间段无需都补觉,根据白天的疲劳程度选其一即可,避免过度补觉。


补觉时长是关键,建议控制在 20-30 分钟,最长不超过 1 小时。短时间的 “小憩” 能有效缓解疲劳、恢复精力,且不会让人进入深度睡眠 —— 若补觉超过 1 小时,容易陷入深度睡眠,醒来后可能出现 “睡眠惰性”(头晕、乏力、反应变慢),反而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同时,长时间睡眠会减少夜间的睡眠需求,导致夜间入睡时大脑仍处于 “不缺觉” 的状态,加重失眠。比如上午 9 点补觉 20 分钟,或下午 2 点补觉 30 分钟,既能缓解疲惫,又不会干扰夜间睡眠。


补觉时还需注意三个细节,避免适得其反。

一是不要在傍晚(下午 4 点后)补觉,此时距离夜间入睡时间较近(约 4-6 小时),补觉后夜间睡眠驱动力会减弱,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睡眠变浅;

二是补觉时尽量创造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比如拉上窗帘、关闭噪音,帮助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但无需像夜间睡觉那样完全黑暗,避免身体误以为是 “夜间睡眠”,影响生物钟;三是不要依赖白天补觉 “弥补” 夜间失眠,偶尔失眠后补觉可缓解不适,但长期失眠需通过调整夜间睡眠习惯(如固定入睡时间、睡前不看手机)改善,频繁白天补觉会进一步紊乱睡眠节律。


若失眠后白天极度疲惫,却因时间限制无法在推荐时段补觉,也可选择 “碎片化休息”—— 比如中午闭目养神 10 分钟、工作间隙靠在椅上放松 5 分钟,虽不能完全替代睡眠,但也能暂时缓解疲劳,且对夜间睡眠的影响更小。总之,失眠后白天补觉的核心是 “短时间、选对时”,既要减轻白天的不适,更要为夜间恢复正常睡眠留出空间,避免陷入睡眠恶性循环。

2025-08-2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