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解读

孤独症的诊断是一个严谨的临床过程,它并非依赖单一的血液或影像学检查,而是基于对个体行为表现的持续观察和专业评估。国际上普遍采纳的标准(如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5)主要围绕两大核心特征展开。



1、社会沟通与社会互动存在持续性的缺陷这是孤独症的核心表现之一。具体可能体现为:在社交情感互动上存在困难,例如难以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缺乏分享兴趣和情绪的能力。同时,在非语言交流行为方面存在显著障碍,如眼神接触、身体语言异常,或难以理解和运用手势、面部表情。此外,还包括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困难,例如难以根据不同的社交情境调整行为,难以结交朋友。


2、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这是另一大核心特征。表现为:语言、动作或使用物体时,表现出刻板或重复的行为,例如重复特定的短语、排列玩具、摇晃身体等。同时,固执地坚持相同的程序或仪式化的行为模式,对微小的变化感到极度痛苦,思维僵化。此外,兴趣非常狭隘且强度异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产生强烈依恋。还可能存在对感官刺激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如对疼痛、温度不敏感,或对某些声音、质地产生强烈反感。


3、症状必须在童年早期出现,并导致功能受限诊断标准明确指出,相关症状必须在发育早期(通常在三岁前)就已显现,尽管可能直到社交需求超过其能力时才会被充分识别。更重要的是,这些症状必须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造成 clinically significant(具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孤独症的诊断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由儿童精神科医生、发育行为儿科医生等专业人士团队完成。理解这些诊断标准,有助于公众更科学地认识孤独症的本质——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而非行为习惯或教养问题。早期识别和科学干预,对于帮助孤独症个体发挥潜能、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10-1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