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多动症会影响到肠道菌群失衡吗?

家长关注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行为问题,却很少将其与肠道菌群联系起来。多动症与肠道菌群失衡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多动症可能通过影响孩子的饮食、情绪、用药等方面,间接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反过来,肠道菌群失衡也可能加重多动症状,形成 “双向影响” 的循环,家长了解这种关联,能更全面地帮助孩子改善状况。



多动症孩子的饮食特点,容易打乱肠道菌群平衡。不少多动症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的问题,比如偏爱甜食、油炸食品、加工零食,而很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甜食和加工食品会为肠道内的有害菌提供 “营养”,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则会让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缺乏 “食物”,数量减少。长期下来,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菌群失衡,进而可能引发腹胀、便秘、腹泻等肠胃问题,而肠胃不适又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精力,间接加重多动症状。


多动症伴随的情绪问题,会通过 “脑肠轴” 影响肠道菌群。“脑肠轴” 是大脑和肠道之间的 “信号通道”,情绪变化会通过这个通道影响肠道功能。多动症孩子常因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受到批评,容易产生焦虑、烦躁、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通过脑肠轴传递到肠道,导致肠道蠕动速度改变、消化液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肠道内菌群的生存环境。比如长期焦虑可能让肠道蠕动变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滋生有害菌;同时,肠道菌群也会通过脑肠轴向大脑传递信号,菌群失衡时,有害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加重孩子的情绪波动,让多动、冲动的表现更明显。


部分多动症治疗药物,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多动症孩子,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治疗。有些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某些药物可能会抑制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或改变肠道内的酸碱度,为有害菌繁殖创造条件,进而导致菌群失衡。不过,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且并非所有药物都会有此作用,家长无需因担心药物影响而拒绝规范治疗,关键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密切观察孩子的肠胃反应,若出现明显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针对多动症可能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衡,家长可以从日常饮食入手调节。首先,帮孩子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甜食、加工零食的摄入,每天保证吃够蔬菜(尤其是绿叶菜)、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为有益菌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其次,适量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无糖酸奶、发酵乳,帮助补充肠道有益菌;最后,避免盲目给孩子吃益生菌补充剂,若孩子肠胃问题明显,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通过陪伴、鼓励减少孩子的焦虑,为肠道菌群营造稳定的生存环境。只要兼顾多动症治疗和肠道菌群调节,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改善整体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2025-08-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