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颈动脉斑块者易患脑梗塞吗

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危险因素。可以将其理解为主要交通动脉上出现了可能引发严重堵塞的“路障”。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斑块直接造成通路狭窄。 颈动脉位于颈部两侧,是向大脑输送氧气和营养的关键血管。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处形成时,会像水垢一样附着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腔逐渐变窄。这会直接减少流向大脑的血液,造成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如血压下降)就可能引发缺血性脑梗塞。


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是引发急性栓塞的直接原因。 最危险的情况并非斑块缓慢长大,而是其突然破裂。一些斑块质地柔软、脆弱,被称为“易损斑块”。当这种斑块的表面破裂时,身体会误以为血管破损,立即在破口处启动凝血机制,迅速形成血栓(血块)。这个血栓可能就地堵塞颈动脉,或者脱落下来随血流冲入大脑,堵塞更细的脑血管,造成突发性的脑梗塞。


斑块的存在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明确标志。 发现颈动脉斑块,往往意味着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如心脏的冠状动脉、颅内动脉)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病变。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局部问题,更是全身血管健康亮起的一个“红灯”,提示患者整体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高。


综上所述,颈动脉斑块与脑梗塞之间存在明确且紧密的因果关联。通过颈动脉超声筛查发现斑块,是一个宝贵的预警信号。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通过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和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三高、戒烟、健康饮食),来稳定斑块、延缓其进展,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2025-10-1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