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患者能否察觉到自己的症状,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存在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并伴随复杂内心体验的演变过程。

在疾病初期或症状轻微时,患者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抽动的发生。动作或声音是瞬间迸发、不假思索的,他们对此没有事前的意图,也没有事后的清晰记忆,仿佛这只是身体一个不受控的自动反应。
随着年龄增长或病情发展,绝大多数患者会逐渐形成一种被称为“先兆冲动”的独特体验。在抽动发生前,他们会感受到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难以忍受的紧张感、压迫感或异样感,唯有通过执行那个抽动动作,这种不适感才能得到瞬间的释放。
这种自我觉察带来的是复杂的心理冲突。孩子能感觉到抽动,却难以用意志长久抑制,这种“失控感”会引发尴尬、自卑和焦虑。他们常常挣扎于“想控制却控制不住”的苦恼中,并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抽动症的自我觉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理解患者内心的先兆冲动与失控感,是给予他们同理心和有效支持的关键,这远比单纯要求他们“别动了”更重要。专业的治疗不仅能减少抽动,更能帮助他们学会与这些感受共存,减轻心理负担。
2025-10-1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