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抽动症强调整体辨证与个体化施治,通过多种方法协同起效。其核心思路在于调整体内的失衡状态,而非单纯抑制症状。

1、中药汤剂是核心内调手段。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患儿属于肝风内动、心脾两虚或痰热扰神等不同证型,并据此开具个性化中药方。旨在平息肝风、健脾养心、清热化痰,从内部减少抽动的内在动因。
2、针灸疗法疏通经络平肝熄风。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风池、太冲等,旨在安神定志、调节经络气血,缓解肌肉的异常紧张与抽动。
3、推拿与耳穴压豆作为辅助。小儿推拿运用特定手法在肢体和穴位上操作,起到舒缓镇静的作用。耳穴压豆则通过持续刺激耳朵上的对应反射点,为家庭提供一种简便的日常辅助调理方法。
中医为抽动症治疗提供了一个多途径的选择。其优势在于注重整体调理,改善伴随的体质问题,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互补的综合治疗方案,往往能为患儿带来更理想的疗效。
2025-10-1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