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解放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部,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8号,是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核生化防护、医学救援于一体,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医院迈进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医院前身是军委直属机关医院,红色血脉可追溯至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在炮火硝烟中艰难孕育成长。1953年8月5日,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开国元勋的亲切关怀下正式组建,1954年8月4日改称解放军第三〇一医院,1957年6月6日改为解放军总医院,1958年11月4日,成立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解放军医学院),开启医院办学先河。 党的十八大后,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医院全面迈上改革重塑、转型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11月2日,新调整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宣告成立,同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下设第一医学中心(原301医院内科、外科临床部,医技部、门诊部)、第二医学中心(原301医院南楼临床部)、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原304临床部)、第五医学中心(原302、307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总参总医院)、海南医院、京东医疗区、京南医疗区、京西医疗区、京北医疗区、京中医疗区、研究生院等单位。 医院拥有21个临床医学部、8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双重”学科,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平台,46个省部级及全军重点实验室,61个全军医学研究所和专科中心。 医院在老年病预防和预警干预系统研究、耳聋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呼吸道感染及呼吸衰竭支持新技术系列研究、烧伤整形医学研究与治疗、骨和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治疗,肾病研究与治疗、肝胆疾病精准外科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研究与治疗、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肿瘤一体化治疗和基础研究、微创机器人手术、消化内镜治疗、介入微创治疗、复杂眼外伤救治和疑难泪器病诊疗 、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诊治、中毒救治、高压氧治疗、航空与潜水特殊疾病诊疗、新生儿救治、结核病诊疗、器官移植、传统中医学、5G远程手术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医院同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是全军唯一一所医院办学单位,承担国家、军队赋予的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和军队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20个,覆盖4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23个,覆盖50个专业。 医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3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7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4项。 医院拥有全球领先的第五代射波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数字血管造影机、回旋加速器、世界第二台ZAP加速器、计算机断层治疗系统、高压氧舱、磁导航介入系统、术中CT、术中磁共振、PET-CT、PET-MR、术中放疗系统、钴60治疗机等近6万台套、总价值近70亿元的高精尖医疗设备。 医院在唐山、汶川、玉树、雅安地震和天津港大爆炸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北京奥运、中非论坛、武汉世界军人体育运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抗击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援外医疗等方面,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出色完成了历次任务。 医院带头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参加扶贫攻坚,对口帮扶数十家老少边穷地区医院,健康援藏精准救治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风湿病(骨关节病)、包虫病、大骨结病,慈善救助白内障、先心病、耳聋等患者,惠及亿万群众。 医院被评为“国际模范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涌现出一大批行业先锋和先进典型,有3个集体、19名个人被授予荣誉称号,3个集体、18名个人荣立一等功,7人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
010-68182255(总机),010-66887329(总机),010-66937329(总机),010-66939114(查号),010-66939344(语音门诊查询)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擅长: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等)、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产后风湿”、周身疼痛和怕风怕凉、不安腿综合征(夜间下肢酸胀不适难以入眠)、腰背疼痛、各种类型关节炎和关节痛、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痛风、各类血管炎(大动脉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ANCA相关血管炎、白塞综合征、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IgG4相关疾病、成人斯蒂尔病、长期发热类疾病等。深入理解和践行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对心身医学在风湿病领域临床应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依靠扎实的风湿免疫病功底,擅于辅助应用心身医学鉴别诊断各类风湿病症状和疾病。在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上造诣较深,尤其是该病和焦虑/抑郁及其它各种病因引起的腰背疼痛的鉴别。摸索出一套针对非特异性腰背痛、纤维肌痛和功能性风湿病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此类疾病主要表现包括:“产后风湿”、“月子病”、周身疼痛、怕风怕冷、关节和脊柱酸痛不适、夜间膝关节及下肢酸胀不适、身体感觉异常(发凉感、灼热感、麻木感、虫爬感、刺痛感、肌肉跳动感等)。同时擅长医患沟通,对患者有仁爱之心,通过心理疏导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帮助各类风湿免疫病患者更好地痊愈,缓解风湿相关的烦躁、郁闷、多汗、疲乏、失眠和周身不适等。熟练掌握各种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病情改善类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生物制剂(包括各类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JAK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抗风湿中成药,掌握了常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
490 点赞数19 挂号数
暂无号源
为您推荐其他医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