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村儿里杀猪,放一大瓷盆接血,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凝块,还觉得是挺神奇的事情。可身体里本该流动的血液要是凝成了块儿,就麻烦了,咱称之为血栓。虽然各年龄各季节都可以发病,但老年人和冬季还是更多见一些。前两天开车回家,无意中调到一个电台,Word天,那些所谓的专家,把这事儿吹得神乎其神,各种神药各种疗法,又是买几个疗程送几个疗程,又是公益又是送健康,实在是听不下去这种唯利是图的骗人把戏,咱们也来简单的正一正视听。
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人体要运行起来,必须靠血液把养分运送到每一个细胞,无论哪一个地方的血流受阻,身体都会出现问题。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血管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对于血管损伤,除了外伤所致的挤压,还有血流冲击、感染等引起的内膜受损,这个比较抽象,不多说。血流缓慢就好理解得多了,极端的情况如之前所说的放在盆里的血,完全不流动。但我们身体一直运行,血液完全不流动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许多原因可以造成血流速度减慢,比如血管本身有慢性狭窄、闭塞,比如长期卧床、久坐,活动减少等。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高凝状态,人体的出血和凝血机制是平衡的,如果某些病变使这个天平偏向了凝血这边,就容易血栓,部分情况可以理解为血液变得更粘稠了,比如肥胖、高脂血症、恶性肿瘤、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等。
血栓为什么更多的找老年人的麻烦?
一提到血管病,人们普遍还是首先考虑心脑血管的问题,当然啦,这两个地方出问题都不是小事儿,所以更多的重视也是对的。可大伙儿看看这张人体主要血管的分布图,除了心脑血管,还有大量的周围血管,这里边儿也同样地时刻地血液奔流着,这些地方,都可能形成血栓。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即‘三高’患者较多,这又进一步影响血管健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斑块形成,逐渐增厚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在这样的病变基础之上,血管内血流必然受到影响,形成血液涡流、速度减慢等,正如之前所说,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的血流状态,加上斑块所致血管损伤,自然会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另外有个疾病叫心房纤颤,也多见于老年人,因为心跳不规律,容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而心脏内的血栓不稳定容易脱落,一旦脱落,便随着血流运行,理论上讲可以堵塞到都任何部位,造成急性缺血,如急性脑梗塞、急性上肢或下肢动脉栓塞等。再者,一些慢性病的老年人,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同样导致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这种情况最常见的疾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上所述,血栓为何更多与老人有关:慢性动粥样硬化脉狭窄、心房纤颤、活动减少等。
74797 8年前
1 72910 8年前
2 72634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