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林

文章453 阅读量8403793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马来西亚漏斗胸患者的第二次手术:今天成功完成

6585 1年前

  【导读】今天(2017年7月27日)上午,我们为一例来自马来西亚的漏斗胸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今天(2017年7月27日)上午,我们为一例来自马来西亚的漏斗胸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患者,男,20岁,来自马来西亚,自幼发现胸前区凹陷,2年前在吉隆坡某医院接受了漏斗胸手术。术后畸形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胸部的前正中偏下方依然有明显凹陷,且出现明显症状,感觉心前区受压严重,伴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患者曾多次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医生认为手术已经达到目的,症状完全是由患者“精神因素”导致,与手术无关。由于症状持续加重,患者在东南亚多国就诊均没有得到治疗,最终与我们取得联系,并将详细病情向我们告知。通过分析认定,第一次手术虽然使畸形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使畸形完全矫治,而因为手术使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则说明手术本身存在严重问题。由此得出结论,患者必须尽快将钢板取出,再进行第二次手术。3天前患者由马来西亚前来我院住院,准备接受再次手术治疗。

  入院查体:胸壁前正中偏下明显凹陷(图1),心前区可见心脏搏动。两侧胸壁可见手术疤痕,可见皮下钢板两端的痕迹(图1,2)。两侧胸壁可触及皮下钢板,钢板两端位于腋后线水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未闻及心脏杂音。术前行X线检查,提示前胸壁下部正中凹陷,体内存留钢板一条,钢板两端达腋后线(图3,4)。

  

  图1,第一次术后效果不理想。

  

  图2,前胸壁正中依然存在凹陷。

  

  图3,钢板长度过长。

  

  图4,钢板长度几乎到达腋后线。

  经充分术前准备,今天上午我们为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术中我们先于两侧胸壁陈旧手术疤痕处切开皮肤,游离皮下组织,显露钢板。术中见钢板两端向后延伸,几乎到达床面(图5)。由于钢板过长,无法对凹陷胸壁产生支撑作用。将钢板取出,为了方便游离黏连,我们采用剑突下切口对纵隔内结构进行游离,于下一个肋间水平做隧道,放入导引管,将一条新钢板放入体内。钢板翻转后,凹陷被成功顶起,畸形消失。缝合切口各层,手术结束。胸廓恢复正常形状(图6,7)。

  

  图5,术中见钢板两端向后延伸,几乎到达床面(图5)。

  

  图6,术后形状恢复正常。

  

  图7,胸廓正中凹陷消失。

  该患者的畸形本是一个单纯的漏斗胸,这样的畸形本应该是很容易治疗的,但为什么第一次手术会失败,且导致严重并发症呢?这应该与下面几个问题有关:

  其一,钢板放置的位置存在问题。NUSS手术已经被大面积推广,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将钢板放入体内,凹陷就会消失。这其实是一种很狭隘的理解。该病人第一次手术后,胸前依然有一个明显的坑,这恰好说明钢板放置的位置有问题。如果医生有些经验的话,手术中就应该对位置做调整,如此便可以避免失败的发生。而非常遗憾的是,医生当时竟然视坑而不见,这便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结果了。

  其二,钢板的数量存在问题。对于成年人或者年龄偏大的青少年患者,钢板往往需要两条才能有效果。该患者第一次手术的时候18岁,据他本人称,术前凹陷面积较大。对于这样的畸形来说,一条钢板往往是不够的,即便医生吃出吃奶奶的劲去调整钢板的位置,也很难做出好的效果来。由此可以看出,钢板的数量显然是存在问题了。如果当初在术中放入两条钢板的话,怎需要麻烦中国医生再做一回手术呢?

  其三,钢板长度的问题。这应该是手术失败的重要根源。一般来说,钢板的两端应该位于腋前线或者腋中线附近,这是该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该患者钢板实在太长,竟然长达腋后线。钢板这么长,不但塑形效果受影响,两端还会向患者背后撑顶,这对患者显然是一种煎熬。而过长的钢板意味着对胸廓大尺度的“紧箍”,如果不将患者箍出些异常的感觉来,莫非就对不起如此离谱的长度吗?

  今天的手术中,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较小面积的凹陷,尽管是第二次手术,我们也只需要一条钢板便解决了问题。在手术中,我们充分考虑了钢板的位置和长度等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该患者是二次手术,因此与二次手术相关的一切注意事项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不过这样的手术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难度。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的二次手术病例已经超过100例,大量的临床经验使我们足可以应对任何一种技术难题。我们的经验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信任,这应该是此患者不远万里来找我们手术的根本原因吧。

  (王文林,工作微信:wangwenlindaifu, 微信公众号《胸廓畸形手术专家》:wangwenlinyishi)

  

  王文林医生广东 广州 广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