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林

文章453 阅读量8403835

简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NUSS手术失败后的二次手术获得成功

12912 1年前

  【导读】2017年8月4日,我们为一例NUSS手术后的患儿实施了第二次手术。患儿4岁是接受第一次手术,此后出现左侧胸壁单侧凹陷畸形,不但外观难看,而且出现症状。术中我们采用特殊技术,最终获得成功。

  患儿12岁,自幼发现前胸壁凹陷。4岁时在某知名儿童医院因“漏斗胸”接受“NUSS手术”,术后中间凹陷消失,但左侧出现明显凹陷,7岁时将钢板取出,凹陷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伴呼吸不适,胸闷。患者于2017年8月2日入我院,拟行二次手术治疗。入院查体:两侧胸壁有陈旧性手术疤痕,左前胸壁呈坡状凹陷(图1),凹陷位于心前区,可见心脏搏动,未闻及心脏杂音。X线检查提示前胸壁凹陷(图2)。经充分术前准备,我们于2017年8月4日为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治疗。

  

  图1,两侧胸壁有陈旧性手术疤痕,左前胸壁呈坡状凹陷。

  

  图2,X线检查提示前胸壁凹陷。

  术中采用平卧位,先于两侧胸壁陈旧疤痕处做切口,游离胸壁各层结构,入胸构建隧道。术中见胸腔内与胸骨后均存在严重黏连,尤其心脏前的部位与胸壁结构黏连严重。分离黏连,隧道建成后,将特殊形状的钢板放入隧道,翻转后,凹陷消失,关闭切口各层,手术结束(图3)。

  

  图3,术后左侧凹陷消失。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很多患儿在低龄时被发现并接受手术。由于当前的手术普遍采用NUSS手术,而该手术对胸壁的结构有特殊要求,因此一般来说不能在过小的年龄做手术,否则就会出现种种的并发症。在众多的并发症中,两侧胸壁新的凹陷是最常见的一种。而单侧凹陷的情况却非常少见,这一方面可能来自患儿自身肋骨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可能来自外科医生糟糕的技术。

  本例患儿在4岁时接受手术,这样的年龄虽被很多医生看做是合适的年龄,但依然偏小。年龄偏小,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就会增加。该患者出现左侧凹陷,恰好位于心前区,这不仅会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有必要再次手术。

  与所有类型的漏斗胸再次手术一样,手术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黏连的问题,这需要外科医生非常认真地处理。黏连处理成功了,手术就简单了。如果处理不成功,则很可能酿成大祸。

  术中第二个麻烦来自新的畸形。该患者实际上是一个单侧胸壁凹陷畸形,关于这类畸形的名称与处理,我们有过专门的论述。这也是本手术需要格外注意的技术细节。如果这些细节处理不当,即便钢板能安全放入体内,也不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过大量胸廓畸形的二次手术,所有手术都获得成功。我们的体会是,二次手术是一种非常复杂也非常危险的手术,术前术中必须牢记这些风险并对相关的细节做出精确的处理。有了技术的保障,才可能有最后的成功。

  (王文林,工作微信:wangwenlindaifu, 微信公众号《胸廓畸形手术专家》:wangwenlinyishi)

  

  王文林医生广东 广州 广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频道文章推荐更多>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