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鞍状胸是我们命名的一种特殊畸形。由于畸形特征与漏斗胸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用NUSS手术完成治疗。针对该畸形的特征,我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手术方法,临床经验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常满意的技术。
近日,我们为一例鞍状胸患者实施了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男,20岁,因发现胸廓畸形5年,呼吸不适3年入院。患者于5年前感觉胸廓下部异常,胸部下方两侧胸壁呈斜坡状凹陷,两侧凹陷正中被凸起的胸壁分隔。患者因胸廓畸形而自卑,3年前开始出现呼吸不适。经多种检查,未发现肺部异常。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未获得治疗。患者于1年前开始到我院就诊,尽管畸形典型,但并不严重,我们不主张为患者手术。而由于症状明显,患者生理和心理损害严重,因此最终我们决定实施手术治疗。
入院查体:胸廓下部形状异常,两侧胸壁下方呈斜坡状凹陷,肋弓及上半胸壁高度正常,两侧凹陷正中被分隔(图1)。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分,未闻及杂音。术前行X线检查,侧位片见胸壁前缘双影(图2)。术前诊断明确:鞍状胸
图1,胸廓下部两侧胸壁呈斜坡状凹陷。
图2,X线检查,侧位片见胸壁前缘双影。
经充分术前准备,我们于近日对患者实施了畸形矫正手术。术中我们于侧胸壁做切口,切口长2cm,使用一条形状特殊的钢板进行塑形(图3)。钢板正中位于皮下,两端位于两侧胸壁相应肋骨深面。由于右侧肋骨较为脆弱,为防止骨折,于该处放置接骨板加固。钢板两端与接骨板处分别妥善固定。手术结束。术后两侧胸壁凹陷消失,胸廓外观恢复正常形状(图4)。
图3,钢板特殊的形状,与NUSS手术的钢板形状不同。
图4,术后胸廓形状,两侧凹陷消失。
鞍状胸是一种特殊胸廓畸形,此畸形的特征为下胸壁两侧凹陷,而中间并不连通。如果此处连通,则成为沟状胸。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畸形均被当做漏斗胸的一种,这不但不利于诊断,更不利于治疗。为了方便此类畸形的诊治,我们分别对两种畸形做了命名,并对手术方式做了新的设计。在过去的手术实践中,手术方式不断完善,目前已经相当成熟。
鞍状胸的特征是两侧胸壁凹陷,这种凹陷恰好是NUSS手术最大的忌讳,这意味着将没有钢板的支点。没有支点就不可能完成治疗,因此,这种畸形是不可能用NUSS完成治疗的。我们的方法是将支点位置做变通,使两侧胸壁成为被支撑的对象而不再是支点(图5,6)。这种调整使得手术变得简单易行,且获得满意的效果。
图5,钢板放置的位置。
图6,右侧肋骨以接骨板加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超过10例鞍状胸手术,效果均较满意。这些经验表明,我们的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技术。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90 94357 8年前
15 90546 8年前
10 90114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