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春

文章105 阅读量1883025

简介:主治医师、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科

【健康解读】夏天养生之道及发病之种种

12735 1年前

  撰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吴义春医学博士

  微信公众号:健康春旅(Tcm_wyc)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您进入爱问医生、健康春旅等平台咨询。

  

  在人们的印象中,夏天最好别吃中药?!对否?其实不尽然。最近在抢救室接诊多起心脏病突发或者脑中风频发的患者,让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个科普帖子针对此类流行病发病特征及中医养生之道作中医解读,以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之精髓和优势,也方便大家尽早防病治病。

  夏天养生之一大误区:夏天天气炎热,气温升高,外阳(天阳)盛导致人们误认为人体阳气也盛,自然容易挥霍浪费自身“阳气”(如贪食冷饮,空调劲吹,夜里开窗等),殊不知夏天出汗,气随液脱,阳气外浮,容易导致中焦内虚,这是夏天发病的核心所在,所以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是“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气温炎热还要吃温性的姜的道理。如果违反了它,则易损伤心气,到秋天之时甚至容易患疟,这是因为夏天长养的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

  祛湿补中需及时:阳气外浮,中阳不足,暑多夹湿,容易致病

  从中医角度讲,阴阳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虚,脏腑功能就衰弱。春夏阳热升发,大地酷暑炎热,土地之上阳热盛满,土地之下阳热微少(夏日人到窑洞或山洞之中凉爽至极就是这个道理;夏天老人喜欢待在茅草房子两块也是这个道理)。

  第一,人与自然共存,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夏天人体的阳气容易随着毛孔张开出汗导致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易造成“中焦内虚”甚至内虚寒的状态,就像古代军事上大部队离开大本营远攻近伐容易造成老巢空虚给敌人趁虚而入的机会,所以对方才会有“调虎离山”之计导致直捣巢穴,而深谙此道的将领往往是“远伐近交”通过“近交”保证大本营安全。夏季阳气外浮,中焦内虚,这样的病理生理特点常导致夏天中焦胃肠病频发,最近社区出诊时发现以腹胀满或儿童积滞就诊的病人居多。

  第二,因为夏气疏泄,毛孔张开的特点,夏季晚上睡觉开窗,容易因为昼夜温差大而出现受凉冻着的阴暑证,这也是由于中气内虚,以致阴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

  

  夏季暑湿重让夏天发病变得更加的复杂多样。暑热季节,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弥漫于空气湿度增加,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离不开湿热蒸腾之气,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而侵犯人体,其临床见症,阳热亢盛,伤津耗气的基础上会伴有四肢倦怠困重、胸闷呕恶、大便溏滞不爽等湿阻病证。湿气非南方专属,北方因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北方内湿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十人九湿之景象。湿性重浊粘滞,湿邪留滞筋脉,会出现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脖颈僵硬,关节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腹胀纳呆;湿滞下焦,则便黏湿疹;而水湿泛滥,溢于皮肤则发为水肿。判断湿气的一大关键是:舌苔是否厚腻。化湿须及时,如果错过长夏的当季,则容易变生各种杂病。所以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湿之说法。随着大家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夏天及时化暑湿之重要。

  

  秋冬慢性疾病适宜“冬病夏治”,务必抓住黄金时间

  

  从中医理论讲,“冬病”多与寒邪为患、人体阳气不足有关,患者多有宿疾,包括老慢支、类风湿、鼻炎、小儿易感体质等。以老慢支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例,其病根就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是一年中最弱的,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病,就像是雨天晾衣服,很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会达到一年中的高点,外界暑热骄阳,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笔者曾调查过冬病夏治的患者,他们普遍反映冬天的慢阻肺、哮喘、鼻炎,孩子的易感冒明显减少,再犯也不那么严重程度了。肺病与暑互治是笔者多年临床心得,这点来源于中医治心肺名方“生脉散”(本用于治疗肺中伏火,后拓展为暑伤于气,现在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揣摩所得,且《成方便读》一语道破“保肺一法,即所以却暑”,因此,夏季天阳足,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补充人体之阳气,这样储备充足的阳气,就可在秋冬季预防各种多发疾病。所以夏天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教导我们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同时学会养“长”之道,这样不至于秋冬来袭,临渴掘井,那时就为时晚矣。

  

  对于“冬病夏治”中医古方“三伏贴”就是最有效的疗法之一,“三伏贴”即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理论,对老慢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关于三伏贴的贴敷注意及如何贴效果更好下期公众号为您专题讲解)。三伏贴不仅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肺系疾病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慢性胃肠炎、虚寒性溃疡胃痛病、肠动力减弱的胃胀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颈肩腰痛、慢性四肢关节疼痛等骨关节疾病以及宫寒引起的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小孩脾虚疳积、易感综合征都有理想效果。

  

  心火过旺、心气涣散致心脏病高发

  暑热之气内通于心,从中医基础理论讲,夏属暑,通心属火,五味为苦。上周在普康中医院社区接诊50多个患者,有很多感触,其中,久违的心脏病再次来袭让我很惊讶,有人问夏天为什么心脏病也多见?按照中医理论讲:夏属南方,主心主火,夏不同于秋冬的心脏病发作,寒冬腊月心脏病多因“寒”而出现血管收缩引起,很好理解也容易引起足够重视,但是夏按中医讲其所主脏为“心”,所以夏也容易出现心脏病这点极可能被忽视,目前从发病特征上观察夏季心脏病多因“痰作祟”居多!

  

  最近接诊好几例夏日心脏病的病例感慨良多,包括正反两方面经验,一例为某院心内科主治大夫的家属,心脏症状出现后忍了两天,最后因为心脏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享年42岁;还有近日一例70多岁老爷子,胸闷痛反复发作一天,每次都在饱餐后加重,当日下午七点多晚饭后再次加重,实在扛不住了来院查心电图提示广泛心梗,紧急上台终因年岁大过了时间窗而未能抢救过来,此之种种确实回天无力!

  

  

   近期,媒体上报道夏季因心脏病猝死的事件亦不绝于耳:上个月一位送餐小哥医院送完餐后,突然心脏剧痛倒在地上,所幸外卖小哥送餐地点是医院,经过联合抢救,小哥脱离危险;而上周黑龙江集贤,一位38岁的高龄产妇突发心脏病离世,而发病前几个小时他还在亲吻她刚刚满月的孩子,这一吻成了母子二人在一起的最后记录,让无数网友瞬间泪奔。而幸运的是另一方面最近在社区有一个早搏患者就很受益,她很重视自己的健康,有点症状就来就诊,坚持用中药调理,笔者给她用了一千多年前的古方,同时配合现代药理成果,包括丹参,三七(不建议单独用),患者经治疗反馈心不慌胸不闷了,整个人现在气色精神状态也大为好转。这一系列都充分说明夏季心脏病高发,容易被忽视,而及时调理又很受益。为何夏季心脏病高发?

  

  众所周知,气温的波动对心血管有着很大的影响,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出汗增多,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从而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导致猝死。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容易产生心火,更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心阴受损,就会导致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状。故中医有春养肝、夏疗心的说法。夏季当令,尤其家有心脏病家族史的老年人或者中青年男性偏胖的更需要注意了,夏季也会出现心脏甚至脑血管疾病,这点务必别忽视,夏天心脏病发作多与痰蒙心窍,心气涣散或气滞血瘀有关。

  舌象变化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心脏的情况可以从舌的色泽及形态表现出来,如心脏功能正常,舌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灵敏;心脏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舌体胖嫩;心有瘀血,则舌呈暗紫色,重者有瘀斑,舌下青筋还会出现怒张;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生疮。心脏病发作早期迹象包括:心里空空,或胸闷压榨,或胸痛放射,伴有汗出恐惧,而舌苔多厚腻或舌下有青筋,有此类表现务必及时就诊。

  

  对于夏季多发疾病,常用方子包括生脉饮,用西洋参、五味子、麦冬等煮水后代茶饮,用于治疗气虚津亏或热病伤津所致疾病,具有清凉退火、生津补气、消除疲劳的功效。其中,西洋参是主药,能益气养阴,麦冬可养阴清热,五味子为敛汗生津,后两味起辅助作用,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同发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此外,清暑益气汤、六一散、平胃散也是夏日治暑常用方剂。

  

  当然,中医百草园蔚为大观,流芳泽世,临床中每处一方就像写一首诗,要求临床中医师每一味药都有讲究,笔者处方所加所减都有典故,加与不加截然不同,如我们所用脂溢性皮炎的方子传自赵炳南老,其中赤石脂是方眼,典故出自《神农本草经》;《静香楼医案》尤氏治泄泻案,妙加一味木瓜,柳宝诒评兼能疏肝,“须知此意乃识立方选药之妙”!笔者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孔光一老出诊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先生方子平中见奇,所以对于临床有症状者建议还应该及时就诊才不致贻误病情。

  作者简介

  

  咨询预约:

  咨询方式:爱问医生

  出诊地点:北京普康中医医院

  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提前2天,电话预约制]

  预约电话:84128685,15001306323(医助电话,提前1-2天预约)

  更多健康科普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康春旅”。

  

  吴义春医生北京 北京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5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