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春

文章105 阅读量1879969

简介:主治医师、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科

秋冬高血压高发,如何治疗和预防?

18214 1年前

  撰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吴义春医学博士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您进入新浪微博“北京医生_吴义春”。

  130/80!

  “一觉醒来,你就得了高血压?”美国高血压指南重新定义了高血压!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2点,北京时间11月14日早6点,备受关注的2017新版高血压指南在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正式发布。

  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mmHg,取代以前140/90mmHg的高血压标准。这是14年来首次重新定义高血压,可以说提出了“颠覆性”的指导意见。

  降低高血压的诊断数值,将增加约14%的高血压诊断人数,指南强调建议早期生活方式干预以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之重要。

  虽然国情等的差异不能全盘照搬,但是美国指南的积极态度及强调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值得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达标率更低!中国高血压的防控任重道远。尤其每年秋冬季更是高血压患者的一道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天气变冷时,身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管痉挛收缩更明显,导致血压升高、波动明显。最近看诊高血压的患者也明显增多了,甚至80后出现了高血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需要针对病因及时防控,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高血压的病因

  从中医角度分析,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证侯、病程和转归,以及其并发症,均属祖国医学中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身鸣”的记载 。中医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 ,以上这些论述,与高血压病均有一定关系。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1)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阴不敛阳,使肝阳偏亢,肝阳上扰于头目。肝肾两脏在中医中的关系甚为密切,故肝火也能灼伤肝肾之阴,形成肝肾两虚,肝阳偏亢。

  (2)饮食失节 过于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因而头痛、头晕发生。

  (3)内伤虚损 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肾阴不足,肝失所养,阴不敛阳,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体的阴阳失调,特别是肝、肾两脏的阴阳失调,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下虚上实的现象,故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上济心阴,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若病久不愈,则可导致肾阳虚衰,此时常兼有畏寒、阳痿、夜尿频等症;阳盛可以化火、化风,可见面红目赤、烦躁多怒、身体震颤;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若肝阳暴亢,便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经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从而发生中风昏厥等严重后果。

  中风发作的先兆

    当您身边的亲人出现以下症状,您就要考虑会发生脑中风的可能。

    首先,是一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钟后又能恢复。

    其次,短暂性视力障碍。即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

    第三,是扭头的时候手麻。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第四,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作为进展性或完全性脑卒中的一种先兆。

    第五,是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这表示有可能发生中风。

    第六,高血压患者如出现眩晕,其中风的发生率要比未出现眩晕者高出16倍。所谓眩晕,即头昏眼花,感觉自身和周围物体在旋转。

    第七,频繁哈欠也是脑中风的信号。

  

    如果你出现以上情况的,那一定要警惕了。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很多患者认为,高血压这种疾病,吃西药见效快,祛除症状明显。而患者和家属不知道的是,西药经常耐药,往往容易复发。而中药讲究标本兼治,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控制指标,到达治疗效果。

  尤其对于服用西药降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者,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不仅能提高降压效果,而且还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所在。中医药在对高血压的症状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高血压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乃内生风、痰及瘀血。从实用、方便的角度出发,高血压病分为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三型及痰阻、血瘀、内风三个兼证。高血在病的中药治疗须在按中医辨证分型后方可进行。

  

  高血压的分型与辨证治疗

  1.肝阳上亢型

  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

  2.肝肾阴虚型

  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方用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调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适于肾性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时脾胃虚弱、食少、大便稀烂的患者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3.阴阳两虚型

  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阴助阳法。方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并通过调节高级神经活动而起到降血压作用。用该方出现口干、咽痛、发热等症状则要停用。

  

  4.痰浊中阻型

  表现:此证多见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使患者血脂代谢正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强血管弹性,从面使血压趋于正常。用该方出现口干喜饮,五心烦热等症状则要停用。

  5.瘀血阻滞型

  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该证型多见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该方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者则要停用。

  6.冲任失调型

  表现:本证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方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研究表明更年期高血压是妇女更年期中的一个主要病证,二仙汤由壮阳与滋阴益精药合用,其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阴益精,濡养冲任,诸药合用,直达病所而获降压效果。该方禁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等症状。

  

  以上是高血压病的几个常见中医证型,临床上要准确把握每个证型的辨证要点,治疗以代表方为主,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伴随症状的中药加减

  兼见失眠:加用中药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灯心草、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助眠。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厌食:加用苏梗、旋复花、丁香、藿香、佩兰、荷叶、砂仁、蔻仁等。兼见耳鸣重听:加用石菖蒲、郁金、磁石等。兼见腰膝酸软:可加用桑寄生、川续断、巴戟肉、鹿角胶等。

  目前认为具有降压作用的单味中药

  钩藤、夏枯草、桑寄生、淫羊藿、菊花、黄芩、丹皮、杜仲、酸枣仁、臭梧桐、决明子、山楂等。

  以上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辨证使用,详细用法还需咨询医生,切勿单味药长期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高血压患者预防小锦囊

  1、减少食盐摄入量。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2、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病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有效控制体重。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4、戒烟。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5、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

  6、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体操等形式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

  7、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改用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不用药。

  

  诊疗案例

  上周六在北京普康中医医院出诊时,有一位通州的女性患者前来复诊。因为天气转凉,导致她之前血压上升的比较快,根据测量结果,最高的时候压值达180/100mmHg,而且伴有头晕等症状。吃了降压药,但是血压始终降不下来,然后几经周转来医院找到了我,我给她开了几付中药,吃了一个星期,这周来找我复诊,血压已经降到150/80mmHg,没再反复,后期再经几个疗程进行巩固,血压达标,基本可以稳住病情。

  当然高血压的治疗,还要分清楚原发病和继发病,当高血压出现靶器官受损时务必要尽快就医,这也是我每天三甲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痛心疾首的地方,很多高血压酿成的心脑血管事件是可以尽早预防的。

  作者简介

  

  咨询预约:

  咨询方式:爱问医生

  出诊地点:北京普康中医医院

  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提前2天,电话预约制]

  预约电话:84128685,15001306323(医助电话,提前1-2天预约)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39健康网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 医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