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癫痫能做脑叶切除术吗?​

癫痫有可能做脑叶切除术,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这种手术主要针对药物难以控制的 “难治性癫痫”,且需通过严格评估确认癫痫发作起源于大脑某一特定脑叶,同时该脑叶切除后不会严重影响患者重要功能(如语言、运动、记忆),才能考虑实施,并非癫痫治疗的常规选择。



脑叶切除术的核心目的是切除大脑中引发癫痫发作的 “致痫灶”(即异常放电的脑区),从而减少或终止发作。临床上,若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医生可能会评估手术可行性:一是经过至少 2-3 种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仍无法有效控制(如每月发作超过 4 次,严重影响生活);二是通过脑电图、脑部磁共振、PET-CT 等检查,明确癫痫发作的致痫灶局限于大脑的某一个脑叶(如颞叶、额叶、顶叶或枕叶),且该脑叶并非人体关键功能区(如负责语言的布洛卡区、负责运动的中央前回);三是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心、肝、肾等基础疾病,能耐受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其中,颞叶癫痫是脑叶切除术应用较多的类型,因颞叶致痫灶定位相对明确,且切除后对整体脑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效果也相对稳定。


不过,脑叶切除术存在一定风险,并非毫无顾虑。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脑水肿等短期风险,也可能存在长期神经功能障碍风险 —— 比如切除颞叶可能影响患者记忆功能(尤其是情节记忆),切除额叶可能影响情绪调控或执行功能(如计划、决策能力),切除枕叶可能影响视觉功能。此外,手术效果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可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发作无改善,或需继续服用少量抗癫痫药物辅助控制。


患者若考虑脑叶切除术,需经历严谨的术前评估流程: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明确发作类型和频率;其次通过长程视频脑电图(记录 24 小时以上脑电活动)精准定位致痫灶;再结合脑部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致痫灶的位置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必要时还需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判断患者术前的记忆、语言、运动等功能状态,评估手术对这些功能的潜在影响。只有所有评估结果均符合手术指征,医生才会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风险和预期效果,共同决定是否实施手术。


术后,患者需遵医嘱继续服用一段时间抗癫痫药物(通常 1-2 年),并定期复查脑电图、脑部影像学及神经功能,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注意术后护理,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逐步恢复正常生活。总体而言,脑叶切除术是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重要治疗选项,但需严格遵循医学评估流程,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才能在控制癫痫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8-2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