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的疖痈、胫前色素沉着斑等,若发现皮肤出现异常,患者应及时就医,严格控制血糖以延缓病变进展。

1、皮肤瘙痒: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皮肤微血管病变,使皮肤血液供应减少,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损,分泌的汗液和皮脂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神经末梢因缺乏滋润而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瘙痒。此外,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滋生,感染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也会加重瘙痒症状。
2、反复发作的疖痈: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可能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环境,导致皮肤局部抵抗力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容易侵入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引发感染,形成疖痈。此外,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使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减弱,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清除病菌,可能导致感染难以控制,炎症反复发作。
3、胫前色素沉着斑: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会使下肢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到血管外,血红蛋白被分解,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皮肤组织中,形成棕褐色色素沉着斑。同时,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炎症反应,促使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加重局部皮肤病变。这些色素沉着斑通常无痛痒感,初期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之后逐渐变为褐色,且难以消退。
建议患者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外伤和过度抓挠。另外,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同时,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