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瘤不是恶性肿瘤,其属于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等危险特性不同,冬眠瘤生长相对缓慢,细胞分化良好,极少对周围组织造成严重破坏或危及生命。

冬眠瘤起源于棕色脂肪组织,其组织学表现具有独特性。在显微镜下观察,瘤细胞呈现多角形或圆形,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嗜伊红颗粒和空泡,类似冬眠动物的棕色脂肪细胞。这些细胞排列紧密,被纤维间隔分割成小叶状结构,细胞核大小较为一致,形态规则,缺乏核分裂象和异型性。从生物学行为来看,冬眠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对周围组织主要表现为压迫而非浸润性生长,不会通过血液或淋巴途径发生远处转移,这些特性充分表明冬眠瘤属于良性肿瘤范畴。
冬眠瘤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最常见于肩胛间区、颈背部、腋窝等富含棕色脂肪组织的部位,少数也可发生于纵隔、胸膜等深部组织。肿块质地较软或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直径通常在1-10厘米之间。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脂肪瘤、脂肪肉瘤等脂肪源性肿瘤混淆。但与脂肪瘤相比,冬眠瘤细胞成分更为复杂,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与脂肪肉瘤这种恶性肿瘤相比,冬眠瘤没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和病理性核分裂象,通过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染色,能够准确鉴别,明确其良性本质。
患者发现冬眠瘤后,建议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包括周边少量正常组织,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冬眠瘤,若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或不愿手术,也可选择定期观察,通过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监测其大小、形态变化。
2025-04-26浏览6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