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8日,网络上一段家长控诉上海携程托儿所虐待孩子的视频引发众怒,视频中家长控诉该托儿所老师“半个小时给孩子喂了半管芥末”“拿被子打宝宝,不给孩子换尿布”“给女孩儿换尿布直接把裤子脱光拉到墙角”等等变态行为。事后家长出示医院疾病证明,才2岁零3天的孩子检查出患应激障碍,这是什么病?对孩子有影响有多大??
进展到11月9号这个事件又有最新进展,医院对当事儿童做出了诊断:应激障碍科普作者:©陈舟医生
应激障碍,这是个什么疾病呢?
说的简单点:应激障碍就是在各类创伤中留下的不好回忆和焦虑。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的特点是个体暴露于创伤性事件后第1个月内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该障碍包括分离症状、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症状。
一些经历ASD的患者会继续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关于患病率:
创伤暴露后ASD的时点患病率估计在5%-20%之间,取决于创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这些创伤包括:
机动车事故:13%-21%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14%
袭击:16%-19%
烧伤:10%
工伤事故:6%-12%
目睹大规模枪击事件:33%
像本次事件中的小孩所经历的创伤属于【袭击】!
关于临床表现:
急性应激障碍通常表现为对于近期创伤的提示物做出重度的再体验和焦虑反应。例如:一名患者在自己的店里被攻击和抢劫后2周后前来就诊。他报告说自己频繁出现了该次袭击的噩梦,以及在其他情况下被攻击的可怕的梦。他报告了关于该次经历的日常侵入性回忆,包括袭击者用刀在其咽喉划动的生动回忆,并伴有有强烈的感觉记忆,包括嗅到攻击者的呼吸和皮肤被刀刮擦的感觉。以至于他拒绝任何男性顾客进入自己的商店,当电视新闻节目提及抢劫或袭击时立刻关掉电视,并且只用电动剃须刀剃须。
关于治疗:
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是针对创伤的认知行为治疗,旨在减少急性应激反应的症状和防止其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认知行为治疗 :急性应激障碍的一线治疗是聚焦于创伤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该疗法已显示出可减少随后发展为PTSD的可能性。
药物治疗:临床试验尚未提供足够的证据以确定药物对急性创伤个体或被诊断为ASD患者的疗效;然而,基于临床经验,我们建议那些在创伤性事件后立即出现强烈焦虑、激越或睡眠障碍的ASD患者,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西泮0.5-2mg/d,分次给予)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警觉和睡眠障碍。
参考文献:
Treatment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in adults.Uptotate,2017
Acute stress disorder in adults: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urse, and diagnosis.Uptotate,2017
陈舟医生上海 上海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肾内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由爱问医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本网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存在侵权问题,可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联系本网站删除处理
45 28390 7年前
37 24002 8年前
12 23256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