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备孕前进行评估时均应完善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检测。因为如果母体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阳性,则暴露于抗Ro/SSA和/或抗La/SSB抗体的胎儿发生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或新生儿狼疮的风险增加。
一般,胎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在妊娠18-24周之间发生。因此,一些中心会对具有抗Ro/SSA和/或抗La/SSB抗体的女性增加胎儿监测以发现是否有心脏传导阻滞,不同中心的的监测方案各异。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发表于ARD(Ann Rheum Dis. 2010;69(10):1827.)上的一项研究建议,SSA/Ro抗体阳性、既往已生产过一例有新生儿狼疮心脏表现(心脏型-新生儿狼疮)婴儿的妊娠女性,无论母体健康状况如何,均采用羟氯喹(400mg,口服,一日1次)进行抢先治疗。对于尚未使用药物的女性,应在妊娠6周至10周期间开始使用羟氯喹。结果提示羟氯喹可降低心脏型-新生儿狼疮的总体风险。
一旦发生胎儿心脏传导阻滞怎么办?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在56例SSA/Ro和/或SSB/La抗体阳性母亲的70例胎儿中,诊断出6例胎儿存在一度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时间>正常平均值以上2倍Z评分)。立即给予母体地塞米松治疗,所有受累胎儿在2周内均观察到房室传导正常化。没有胎儿被诊断有二度或三度心脏传导阻滞。
另一项纳入了30次妊娠的多中心、非盲、非随机化研究对地塞米松的疗效进行了评估。31例三度心脏传导阻滞的胎儿,无论是(22例)/否(9例)进行了治疗,均未能出现疾病逆转。在6例接受治疗的二度心脏传导阻滞胎儿中,3例仍为二度心脏传导阻滞,2例逆转为NSR,1例进展为三度心脏传导阻滞。
综合多个研究,我们认为糖皮质激素在胎儿心脏传导阻滞的治疗中疗效并不切确。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是不可逆的,即使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亦如此。二度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可逆,但即使采取了治疗,也可能进展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氟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二者均不会被胎盘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灭活),可能抑制相关的胸膜心包积液或胎儿水肿,从而可能改善结局。
可在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阳性的女性的乳汁中检出大量的这些抗体,但没有证据显示新生儿狼疮是由母乳喂养所致。
199 143932 9年前
25 117697 8年前
28 94950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