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时可能伴随血压升高,这是发作期间常见的生理反应之一,多与发作时交感神经兴奋、身体应激状态相关,且血压升高的程度与癫痫发作类型、持续时间密切相关,通常在发作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无需过度恐慌。

癫痫发作时血压升高主要与神经系统兴奋及身体应激反应有关。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释放,这些激素会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 尤其在全身性发作(如强直发作、强直 - 阵挛发作)中,交感神经兴奋更强烈,血压升高更明显,部分患者收缩压可能较发作前升高 30-50mmHg,舒张压升高 20-30mmHg,同时可能伴随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表现。此外,发作时患者可能因肌肉强直收缩、呼吸困难导致短暂缺氧,身体为保证脑部供血,会通过升高血压来代偿,进一步加剧血压波动。
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中,血压升高的表现存在差异:
全身性发作(如强直发作、强直 - 阵挛发作)因涉及广泛脑区兴奋,血压升高的概率更高(约 70%-80%),且多在发作初期出现,与肌肉强直、意识丧失同步发生;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搐)若未累及意识或仅轻微影响,交感神经兴奋程度较低,血压升高可能不明显(仅 30%-40% 患者出现轻微升高),或仅表现为短暂波动;而失神发作(小发作)因发作时间短、脑区受累局限,血压通常无明显变化。需要注意的是,癫痫持续状态(发作超过 5 分钟未停止)时,长期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甚至引发心律失常、脑出血等风险,需紧急干预。
癫痫发作时血压升高多为暂时性,发作停止后需重点观察而非盲目降压。发作期间,无需因血压升高立即使用降压药,核心仍遵循之前提到的癫痫发作处理原则:让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同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与血压变化(若条件允许,可在发作停止后 10-15 分钟测量血压);多数患者发作停止后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血压会随交感神经兴奋减弱逐渐恢复正常,若血压持续升高(超过 2 小时)或伴随头痛、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需警惕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史、脑梗),及时就医排查。
对于有基础高血压的癫痫患者,日常需通过规律服药控制基础血压,减少发作时血压骤升的风险;就诊时需告知医生高血压病史与用药情况,避免抗癫痫药物(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压)与降压药产生相互作用。总之,癫痫发作时血压升高多为生理应激反应,重点在于规范处理发作、监测后续血压变化,若出现异常持续升高,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平衡癫痫治疗与血压管理,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