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遗传是导致多动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从遗传概率来看,多动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多动症,其子女患多动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研究显示,多动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多动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 3 - 5 倍;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多动症,另一方患病的概率可高达 70% - 80%,而异卵双胞胎的共病率仅为 20% 左右,这种差异进一步支持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遗传机制方面,目前已发现多个可能与多动症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过程。例如,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大脑内多巴胺的信号传递,导致注意力调控和冲动控制功能异常,增加多动症的发病风险。不过,多动症的遗传模式较为复杂,并非由单一基因决定,而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并非唯一病因,环境因素也会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发病。如母亲孕期吸烟、饮酒、感染,儿童早期不良家庭环境(如家庭暴力、忽视)、铅暴露等,可能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诱发或加重多动症症状。因此,多动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为发病提供了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可能触发或加剧症状的表现。
2025-07-2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