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的症状多样,主要涵盖皮疹、瘙痒与疼痛、黏膜损害以及全身症状等。若怀疑发生药物性皮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避免再次接触类似结构或作用的药物。

1、皮疹:药物性皮炎的皮疹形态多样,常见的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表现为广泛分布的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似麻疹或猩红热皮疹;荨麻疹样型则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风团,边界清晰,可融合成片,瘙痒明显;固定型药疹常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中央可有水疱,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剥脱性皮炎型病情较为严重,初期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之后皮肤逐渐出现弥漫性潮红、肿胀,继而大量脱屑,如同剥脱状;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最为凶险,起病急骤,皮肤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及大片松解坏死,表皮如烫伤样剥脱。
2、瘙痒与疼痛:多数药物性皮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从轻微的不适感至难以忍受的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而在一些特殊类型,如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中,由于皮肤出现大面积的水疱、糜烂与剥脱,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触碰或摩擦时疼痛加剧。
3、黏膜损害:部分患者的口腔、眼、生殖器等黏膜部位会受累。口腔黏膜受损时,可出现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导致进食疼痛、吞咽困难;眼部黏膜受累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影响视力;生殖器黏膜出现糜烂、溃疡,可引起局部疼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4、全身症状:病情严重的药物性皮炎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轻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等不适;重者可累及多个系统,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等,甚至引发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威胁生命健康 。
药物性皮炎患者要保持皮肤和黏膜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对于瘙痒严重者,可使用冷敷等方式缓解症状。同时,务必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告知用药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在后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