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其发生与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源、足部皮肤破损及局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跖疣的致病核心是HPV感染,其中HPV-1、HPV-2、HPV-4等低危型病毒是主要致病类型。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疣体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的地面、共用鞋袜等)传播。当足部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时,HPV可侵入表皮基底层细胞,在细胞内复制并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疣状病变。由于足底长期承受压力且易受摩擦,局部角质层增厚会形成典型的跖疣外观,表现为表面粗糙、界限清晰的斑块,周围伴有增厚的角质环。
跖疣的传染性体现在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易感性。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之间,例如共用拖鞋、毛巾等私人物品;间接接触传播则多发生于公共场所,如赤脚行走在潮湿的地面或使用未消毒的修脚工具。此外,自身接种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患者搔抓疣体后若未及时清洁双手,再触碰其他部位皮肤,可能导致病毒扩散至其他部位形成新疣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熬夜、营养不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更易感染HPV,且感染后疣体数量可能更多、病程更长。
预防跖疣需从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足部皮肤两方面入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私人物品,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应穿着拖鞋,减少赤脚行走。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及时更换汗湿的鞋袜,避免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若足部出现皮肤破损,需及时清洁消毒并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若已感染跖疣,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常见手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维A酸乳膏通过调节表皮细胞分化促进疣体脱落,水杨酸软膏利用角质剥脱作用去除病变组织,咪喹莫特乳膏则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物理疗法如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也具有较高疗效,前者通过液氮冷冻破坏疣体组织,后者利用激光精准清除病灶。对于顽固性或大面积跖疣,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手术切除,或采用光动力疗法通过光化学反应破坏病毒组织。治疗期间需避免搔抓疣体,防止病毒扩散,同时注意观察疣体变化,若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