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压会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孕妇从怀孕初期就需重视预防,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降低患病风险,为孕期安全打下基础。

1、合理调节饮食,控制盐分和油脂摄入。孕期饮食需兼顾营养均衡与血压稳定,首先要减少盐分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 5 克以内,避免吃咸菜、腌肉、加工零食等重盐食物,防止体内水分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其次要控制油脂和糖分摄入,少吃油炸食品、肥肉、甜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水果(如苹果、橙子)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辅助维持血管弹性。
2、科学管理体重,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孕期体重增长需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 11.5-16 公斤为宜;孕前偏瘦或偏胖的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增长幅度。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身体负担,导致血管压力升高,增加高血压风险。日常可通过适度活动控制体重,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根据身体状态调整),避免久坐或久卧,既能帮助控制体重,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稳定情绪和作息。孕期需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尽量睡够 8-9 小时,避免熬夜,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血压稳定;同时要调节情绪,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情绪波动过大会刺激血压升高,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沟通、适当散步等方式放松心情。此外,孕期需定期产检,每次产检都要监测血压,若发现血压有升高趋势,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或干预,避免病情发展。
孕妇预防高血压需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将预防融入日常饮食、体重管理和作息中。若孕期出现头晕、头痛、下肢水肿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确保早发现、早干预,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安全。
2025-09-26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