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双眼上翻的表现,这种症状多伴随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典型发作表现,常见于全身强直 - 阵挛发作等类型,与发作时大脑异常放电影响眼球运动中枢、颈部肌肉强直收缩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癫痫发作都会出现,需结合整体发作表现综合判断。

双眼上翻在癫痫发作中具有典型的出现场景与伴随症状,易与其他眼部异常区分。这种表现通常在发作强直期(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阶段)出现:发作开始时,患者颈部肌肉突然强直收缩,头部向后仰,同时眼球运动中枢受异常放电影响,双眼会不受控制地向上翻动,眼球大部分或完全露出白色巩膜,仅少数患者可能伴随双眼凝视一侧(而非上翻)。此时患者多处于意识丧失状态,无法自主控制眼球运动,也不能对他人的呼唤、刺激做出反应,同时常伴随肢体强直(如四肢僵硬伸直)、牙关紧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发作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后,会进入阵挛期(肢体节律性抽动),双眼上翻的症状可能逐渐缓解,但意识仍未恢复,直到发作完全停止后,意识才会逐步清醒。
双眼上翻多与特定癫痫发作类型相关,与脑区放电范围直接相关。最常见于全身强直 - 阵挛发作(民间俗称 “大发作”),这种发作类型因大脑异常放电快速扩散至双侧大脑半球,影响运动中枢、意识中枢及眼球运动中枢,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与意识丧失,进而出现双眼上翻;部分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由局部脑区放电扩散至全身引发)也可能出现该症状,比如原本为局部肢体抽搐的简单部分性发作,若放电范围扩大,累及双侧大脑,可能发展为全身发作,伴随双眼上翻、意识丧失;而失神发作(短暂意识丧失、动作中止)、简单部分性发作(意识清醒、局部肢体抽动)等类型,因放电范围局限或意识未受影响,通常不会出现双眼上翻,更多表现为双眼凝视、眼神呆滞或眼球向一侧转动。
双眼上翻可能伴随一定风险,需结合发作特点做好急救防护。发作时双眼上翻若伴随牙关紧闭,患者可能出现舌头咬伤风险;若意识丧失同时身体倾倒,还可能因头部撞击硬物导致外伤。因此,当观察到患者发作时双眼上翻,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将患者缓慢侧卧,防止呕吐物、唾液堵塞气道;用柔软物品(如衣物、毛巾)垫在患者头部下方,避免头部受伤;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或试图掰开嘴巴,以免造成肌肉损伤或牙齿脱落。待发作停止后,若患者意识未及时恢复或发作持续超过 5 分钟,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治疗。
需注意区分癫痫发作的双眼上翻与其他疾病的眼部表现,避免误判。部分非癫痫疾病(如高热惊厥、低血糖昏迷)也可能出现双眼上翻,但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儿童发热时,低血糖昏迷常伴随心慌、出汗等前驱症状,且发作后补充糖分可快速缓解;而癫痫发作的双眼上翻多无明显诱因(如无发热、低血糖),且常反复出现,发作后需通过脑电图检查发现大脑异常放电才能确诊。若首次观察到他人出现双眼上翻伴随意识丧失、肢体抽搐,无法判断是否为癫痫时,需优先做好急救并及时送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因误判延误治疗。
癫痫发作时的双眼上翻是较为典型的发作表现之一,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意识丧失、身体失控状态,需重点做好急救防护。患者及家属无需因担心该症状而过度焦虑,关键是通过规范服药控制发作频率,同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若发作时频繁出现双眼上翻且伴随发作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加,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发作对身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