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异常会引发癫痫,因为神经递质是大脑中传递信号的 “化学信使”,其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大脑神经活动的稳定性。当神经递质出现异常(如某些递质过多或过少)时,会打破大脑 “兴奋” 与 “抑制” 的平衡,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并出现异常放电,最终诱发癫痫发作。这种异常并非癫痫的唯一病因,却在癫痫发作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

神经递质的核心作用是维持大脑神经活动的平衡,失衡就可能埋下癫痫隐患。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负责让神经元 “活跃起来”,传递兴奋信号;另一类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如 γ- 氨基丁酸,简称 GABA),负责让神经元 “冷静下来”,抑制过度兴奋。正常情况下,这两类递质含量适宜、相互制约,大脑神经活动才能稳定有序。若其中一种或多种递质出现异常 —— 比如兴奋性递质过多,或抑制性递质过少,就会像 “油门踩得太狠、刹车却失灵” 一样,导致神经元不受控制地过度兴奋,为癫痫发作创造条件。
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多,会直接诱发神经元异常放电。谷氨酸是大脑中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若其含量异常升高,会持续刺激神经元,使其反复发放信号,形成 “过度兴奋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会扩散到周围的神经元,导致大脑局部或整体出现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发作。比如部分癫痫患者的大脑中,谷氨酸代谢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清除多余的谷氨酸,导致其在神经突触间堆积,持续激活神经元,最终诱发抽搐、意识丧失等发作症状。这种因兴奋性递质过多引发的癫痫,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较为常见。
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足,会削弱大脑对异常兴奋的 “管控能力”。γ- 氨基丁酸(GABA)是大脑中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能像 “刹车” 一样,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防止信号传递失控。若 GABA 含量不足,或其作用被阻断,大脑的 “管控能力” 就会下降,即使是轻微的兴奋信号,也可能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比如有些癫痫患者,大脑中合成 GABA 的酶活性降低,导致 GABA 生成减少;还有些患者,GABA 的受体出现异常,无法正常接收抑制信号。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抑制作用减弱,让神经元更容易陷入过度兴奋状态,增加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神经递质异常引发的癫痫,可通过针对性治疗改善。临床中,很多抗癫痫药物的作用原理就是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比如有些药物能增加 GABA 的含量,增强抑制作用;有些药物能减少谷氨酸的释放,降低兴奋信号;还有些药物能修复神经递质受体,恢复其正常功能。通过这些治疗,多数患者的神经递质平衡能逐步改善,癫痫发作也会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也能减少对神经递质系统的干扰,辅助维持大脑神经活动稳定,降低发作风险。
神经递质异常是引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但其影响可通过科学治疗和生活调整改善。若怀疑癫痫与神经递质异常相关,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如脑脊液检查、神经递质相关检测)明确异常类型,再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只要尽早干预、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发作,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