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痱子和湿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问题,痱子是因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排出不畅、汗腺导管堵塞引发的浅表性炎症,湿疹则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性炎症,二者在病因、症状及处理方法上均存在明显区别。若婴儿皮肤出现异常,应及时辨别并正确处理,必要时就医。

痱子多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中出现,当婴儿皮肤长时间处于湿热状态,汗腺分泌的汗液无法及时蒸发,积聚在汗腺导管内使其扩张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初期表现为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颜色清亮或发白,周围绕以红晕,常成批出现于颈部、胸背部、肘窝等部位,有轻微刺痒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形成脓疱。湿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与遗传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食物过敏、接触过敏原等有关。其症状多样,急性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的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伴有明显渗出,常对称分布于头面部、四肢屈侧等部位;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剧烈且反复发作,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痱子的治疗关键在于改善环境,降低温度和湿度,保持婴儿皮肤干爽清洁。可适当使用温水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后擦干水分,涂抹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帮助收敛止痒。若出现脓疱等感染症状,需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对于湿疹,首先要寻找并规避过敏原,如更换水解蛋白奶粉,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症状较重时需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止痒,也可联合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若合并细菌感染,同样需使用抗生素药膏治疗。
日常应保持婴儿生活环境凉爽通风,避免过度包裹,选择纯棉、透气的衣物和尿布。给婴儿洗澡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剂。对于湿疹婴儿,添加辅食时需注意观察,逐一引入新食物,排查可能的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