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9健康

多动症会影响手眼协调吗?

手眼协调是孩子完成穿衣、写字、拼图等日常活动的重要能力,而多动症孩子常因注意力、动作控制等问题,在这方面表现得比同龄孩子弱。简单来说,多动症确实可能影响手眼协调,这种影响会直接体现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家长及时发现并干预,能帮助孩子逐步改善。



注意力不集中会打乱手眼协调的 “配合节奏”。手眼协调需要眼睛先观察目标,再通过大脑传递信号,指导手部做出相应动作,整个过程需要持续的注意力来衔接。多动症孩子很难长时间专注,比如拼拼图时,眼睛刚找到对应拼图块的位置,注意力就被旁边的玩具吸引,手部还没来得及拿起拼图,动作就中断了;写字时,眼睛看着田字格的笔画位置,手却因为分心写歪、写出格,或者漏写笔画,导致 “眼到手不到”,手眼配合始终处于脱节状态。


动作控制能力差会降低手眼协调的准确性。很多多动症孩子存在 “冲动、动作笨拙” 的问题,手部动作往往跟不上眼睛观察到的信息。比如系鞋带时,眼睛能看清鞋带的交叉点,但手部动作却很僵硬,无法灵活打结;用筷子夹菜时,眼睛能瞄准菜叶,但手会因为控制不住力度或速度,要么夹空,要么把菜弄掉;玩球类游戏时,眼睛能看到球飞来的方向,手却不能及时做出准确的接球动作,这些都是手眼协调能力受影响的典型表现。


神经调节异常会影响手眼协调的 “信号传递”。多动症孩子的大脑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负责连接视觉和动作的神经信号传递不够顺畅。比如眼睛看到需要完成的动作(如模仿画圆圈),大脑不能快速、准确地把 “怎么画” 的信号传递给手部肌肉,导致手部动作要么太慢,要么太用力,画出的圆圈歪歪扭扭;穿珠子时,眼睛对准珠子的小孔,大脑却无法精准控制手指的力度和角度,导致绳子很难穿过小孔,反复尝试也难以成功。


如果发现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弱,家长可以通过日常小游戏帮助改善。比如陪孩子玩串珠子、夹豆子(用儿童专用镊子),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视觉的配合;玩接球、拍球游戏,提升手部反应速度与眼睛观察的衔接;写字或画画时,先从简单的线条、图形开始,让孩子慢慢找到 “眼到手到” 的节奏。同时,要多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做得慢或做得不好而批评,避免打击孩子的信心。如果孩子手眼协调问题严重,影响到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儿童保健科咨询,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孩子逐步提升能力。

2025-08-2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