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抽搐一般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抽搐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非疾病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疾病因素如癫痫、低钙血症、脑膜炎等。当儿童出现抽搐症状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立即将儿童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避免强行按压肢体。

一、非疾病因素:

1、精神紧张:儿童在面临学习压力、家庭矛盾或陌生环境等情况时,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诱发抽搐。例如部分儿童因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焦虑情绪,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发短暂性抽搐。


2、过度疲劳:长时间剧烈运动、持续玩耍或睡眠不足,会使儿童身体肌肉过度疲劳,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升高,从而引发抽搐。如儿童参加体育活动后未充分休息,夜间可能出现腿部肌肉抽搐。


二、疾病因素:

1、癫痫:由遗传因素、脑外伤、脑部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且反复放电。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


2、低钙血症: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若维生素D缺乏或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血钙水平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抽搐。常见于婴幼儿,可表现为手足搐搦、喉痉挛等。


3、脑膜炎: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脑膜及脑脊液周围组织引发炎症。炎症导致脑膜和脑实质充血、水肿,破坏神经细胞正常生理环境,干扰神经信号传导,进而引发抽搐。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若抽搐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往医院,完善脑电图、血液检查、头颅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定期进行体检,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2025-05-2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