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痤疮,因为其可能影响皮脂腺分泌和皮肤免疫功能。用药期间若出现皮肤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调整。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促使皮脂腺过度分泌。这类药物会改变体内激素水平,刺激皮脂腺细胞增生,使其分泌更多皮脂。过多的皮脂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堵塞毛囊口,形成粉刺,为痤疮丙酸杆菌的滋生创造条件。当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的丘疹、脓疱,形成痤疮症状。
同时,糖皮质激素会削弱皮肤的免疫防御能力。正常情况下,皮肤免疫系统能够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维持皮肤健康。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皮肤的免疫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对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原本少量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痤疮丙酸杆菌,可能因缺乏有效抑制而大量增殖,从而引发痤疮。而且,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使皮肤炎症反应更难消退,加重痤疮病情。
建议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严格遵循医嘱,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另外,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洗脸,清除皮肤表面多余皮脂,但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同时,减少蛋糕、烧烤等高糖、高脂肪及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皮脂腺分泌,辅助降低痤疮发生风险。若出现痤疮症状,不要自行挤压,以免感染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维A酸乳膏调节毛囊角化,或遵医嘱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杀菌。
2025-05-09浏览1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