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部位皮肤引起的浅表真菌病,主要症状为局部红斑、脱屑、瘙痒。其发病原因包括不良卫生习惯、肥胖多汗,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艾滋病、免疫缺陷病等。若发现腹股沟等部位皮肤出现异常红斑、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真菌镜检等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不良卫生习惯:不勤换洗衣物,尤其是贴身内裤,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温热的环境,利于真菌滋生。此外,不注意清洗腹股沟等部位,污垢堆积,破坏皮肤正常微生态,增加股癣感染风险。改善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更换内裤,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材质,定期清洗会阴部。
2、肥胖多汗:肥胖人群腹股沟部位皮肤褶皱多,局部透气性差,且容易出汗,汗水积聚形成的潮湿环境为真菌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出汗后及时擦干,必要时可使用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爽。
二、疾病因素:
1、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皮肤含糖量增加,为真菌生长提供丰富营养。同时,高血糖还会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皮肤更易受到真菌侵袭。治疗时需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药物,针对股癣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2、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抵御真菌,使得皮肤癣菌容易侵入并大量繁殖引发股癣。除了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外,对于股癣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口服伊曲康唑、氟康唑,配合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等。
3、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无法正常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真菌,容易反复发生真菌感染,包括股癣。治疗除了针对原发免疫缺陷病进行相应治疗外,针对股癣需使用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联合用药,口服与外用上述抗真菌药物相结合。
日常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内裤等个人物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不穿紧身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裤子。若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若股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