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脂性湿疹主要出现在小腿伸侧、前臂、手部、大腿、躯干等部位。该疾病是因皮肤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皲裂、脱屑并伴有瘙痒的皮肤病。若发现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瘙痒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1、小腿伸侧:该部位皮肤相对较薄,皮下脂肪较少,水分容易流失。且日常活动中,小腿伸侧皮肤常受到摩擦,加之冬季衣物包裹,皮肤水分进一步散失,导致皮肤干燥、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发乏脂性湿疹,出现密集的小裂纹,如同碎瓷片样,伴有脱屑和瘙痒。
2、前臂:前臂外侧皮肤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风吹、日晒、接触刺激性物质等。这些因素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破坏皮肤的脂质层,使得皮肤保湿能力下降,从而成为乏脂性湿疹的好发部位,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出现淡红色斑片及细小鳞屑。
3、手部:手部频繁接触水、清洁剂、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会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破坏皮肤屏障。同时,手部皮肤活动频繁,易出现细小损伤,进一步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因此,手部特别是手指、手掌侧缘等部位容易发生乏脂性湿疹,出现皮肤干燥、皲裂、脱皮,严重时可影响手部正常活动。
4、大腿:大腿部位的皮肤虽然相对较厚,但在皮肤干燥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乏脂性湿疹。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大腿皮肤更容易干燥缺水,从而引发湿疹,出现皮肤瘙痒、脱屑等症状。
5、躯干:躯干的腰腹部也是乏脂性湿疹的常见发病区域。腰腹部皮肤在日常活动中会受到衣物的摩擦,且部分人群在清洁时过度使用沐浴产品,导致皮肤表面油脂过度流失。此外,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皮肤水分散失快,腰腹部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诱发乏脂性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有细小鳞屑及瘙痒感。
日常应避免频繁洗澡和使用过热的水,减少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霜,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保持皮肤湿润,修复皮肤屏障。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