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可能会出现风团、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等状况,若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寻找并远离可疑致敏源,避免搔抓,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1、风团:荨麻疹的发生多与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如食物、药物、花粉)产生异常反应有关。当机体接触致敏原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与致敏原结合,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能使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至真皮浅层,形成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的风团。风团大小不一,颜色可为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2、皮肤瘙痒:炎症介质释放后,组胺等物质与皮肤神经末梢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激活感觉神经纤维,可能产生强烈的瘙痒感。这种瘙痒感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在受热、情绪波动或接触热水后加剧。搔抓虽能短暂缓解瘙痒,但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肥大细胞释放更多炎症介质,加重风团症状,形成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
3、血管性水肿:当炎症反应累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时,会导致血管性水肿。组胺等炎症介质使这些部位的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至疏松结缔组织,可能引起局部肿胀。常见于眼睑、口唇、耳垂等组织疏松部位,表现为皮肤肿胀发亮、边界不清,按压无凹陷。若累及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喉部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患者日常注意记录饮食、接触物等,排查可能的致敏因素并尽量避免接触。另外,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同时,遵医嘱规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等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严重症状,立即就医处理。
2025-05-14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