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脸上疣和瘊子的区别

脸上疣和瘊子没有区别,二者均指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赘生物,“瘊子”是俗称,“疣”则是医学术语。这类疾病虽然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影响面部美观,且存在一定传染性。

疣(瘊子)的发病源于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HPV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基底层细胞,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导致表皮增厚、角化过度,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赘生物。在病理层面,疣体表现为表皮棘层肥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空泡化,即特征性的“挖空细胞”,这是诊断疣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HPV可引发不同临床表现,如HPV-2、4型常引起寻常疣,HPV-3、10型则与扁平疣相关,但均属于同一类疾病范畴。


根据临床表现和HPV类型,疣(瘊子)可分为多种类型。寻常疣最为常见,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棕褐色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发生于面部、手部等部位;扁平疣多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好发于面部和手背;尖锐湿疣则主要发生于生殖器及肛周,属于性传播疾病,疣体呈菜花状、鸡冠状。


治疗面部疣(瘊子)可采用多种方法。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能直接破坏疣体;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氟尿嘧啶软膏,促进表皮剥脱、抑制病毒增殖。对于数目较多或顽固难治的病例,可配合医生口服免疫调节药物,如转移因子胶囊。

2025-05-14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