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可能会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其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这些真菌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当患者搔抓患部后接触其他部位皮肤,或处于适宜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脚气的病原体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这些真菌在足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破坏皮肤角质层。当患者搔抓足部病变部位时,真菌会附着在手指上,若此时接触身体其他部位,如腹股沟、臀部、手部等,就可能在新的部位定植并引发感染,形成股癣、体癣或手癣。此外,患者共用毛巾、拖鞋、洗脚盆等个人物品,也会导致真菌间接传播。真菌还可通过袜子与内裤混洗等方式,污染其他衣物,增加感染其他部位的几率。这些传播途径使得脚气患者的其他部位皮肤长期处于受感染的威胁之中。
腹股沟、手部和指甲是脚气容易传染的主要部位。腹股沟处皮肤褶皱多、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真菌生长,一旦接触到从足部传播的真菌,很容易引发股癣,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脱屑。手部因频繁接触足部,也容易被感染,形成手癣,症状包括手掌或手指间的水疱、脱屑、瘙痒。指甲的感染则会导致甲癣,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破损。个体的卫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影响真菌传播,不注意个人卫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被感染。此外,肥胖者因皮肤褶皱处更易积聚汗液,也增加了真菌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治疗脚气需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病情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若已传染至其他部位,应同时治疗感染区域。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
2025-05-14浏览0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