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化脓性皮肤病是什么意思

化脓性皮肤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以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皮肤疾病。这类疾病主要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入侵皮肤组织引发,可表现为红斑、脓疱、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化脓性皮肤病的发病源于病原微生物突破皮肤屏障,在局部组织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正常情况下,皮肤的角质层和免疫系统能抵御外界病原体,但当皮肤出现破损(如外伤、蚊虫叮咬)、卫生条件不佳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等病原体便有机可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前者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破坏组织细胞,导致疖、痈等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后者释放的链球菌溶血素等物质,能引发丹毒、蜂窝织炎等,炎症常向周围组织扩散。此外,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致病。


化脓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表感染如脓疱疮,表现为皮肤表面的薄壁脓疱,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结痂,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衣物)传播。深部感染如痈,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中央可形成多个脓头,一般不易传染,但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扩散引发全身性感染。


治疗化脓性皮肤病需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方案。浅表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病情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时,需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对于形成脓肿的患者,需及时切开引流,促进脓液排出。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

2025-05-14浏览0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