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颅内肿瘤是胚胎发育时期残留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颅内病变,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涉及神经功能损害、颅内压增高、生长发育障碍等;症状包括局灶性神经症状、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内分泌异常症状等。

一、影响:
1、神经功能损害:肿瘤压迫或侵犯脑组织可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若累及运动功能区,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痪或协调能力下降;影响语言中枢时,可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侵犯视觉传导通路则可能引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2、颅内压增高:肿瘤占据颅内空间或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婴幼儿可出现前囟隆起、头围异常增大,成人则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严重时可能引发脑疝,威胁生命。
3、生长发育障碍:发生于下丘脑、垂体等部位的肿瘤,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身材矮小或巨人症;性激素分泌紊乱可引发性早熟或青春期发育延迟,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进程。
二、症状:
1、局灶性神经症状:不同部位肿瘤引发特异性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可导致癫痫发作、肢体麻木;小脑肿瘤常引起平衡障碍、步态不稳;脑干肿瘤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眼球运动异常等。
2、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头痛呈持续性,婴幼儿表现为烦躁不安、频繁哭闹,拒绝进食或嗜睡;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明显关联,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易发生;较大儿童及成人可主诉头痛加剧,伴恶心、视物模糊。
3、内分泌异常症状:垂体瘤可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如泌乳素瘤引起闭经、溢乳,生长激素瘤引发肢端肥大症(成人)或巨人症(儿童);下丘脑肿瘤可能导致食欲亢进或减退、体温调节异常、睡眠障碍等。
对于先天性颅内肿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如颅咽管瘤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以解除对周围脑组织和神经的压迫。但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患者及家属应严格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