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疱疹是指疱疹病毒突破局部感染范围,通过血液、淋巴系统等途径扩散至全身,引发多部位皮肤黏膜甚至内脏器官病变的一类感染性疾病。若怀疑出现播散性疱疹,应立即就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首先,播散性疱疹多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在机体免疫力正常时,病毒可潜伏于神经节内处于静止状态;当患者因年龄、基础疾病、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并大量复制。病毒突破局部感染区域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随后播散至全身皮肤、黏膜及其他器官,如肺部、肝脏、脑部等,引起多系统病变。此外,原发性感染时若病毒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直接扩散引发播散性感染。
其次,播散性疱疹患者除出现广泛分布的皮肤疱疹外,还伴有全身症状。皮肤损害表现为全身多处皮肤出现成簇或散在的水疱,疱液初期澄清,后可浑浊,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易继发细菌感染。同时,患者常出现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黄疸、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表现。由于病毒侵袭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诊断时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水疱以防感染扩散。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