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区别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生长特性等方面存在区别,这些差异有助于准确鉴别两种疾病。

1、临床表现:瘢痕疙瘩外观多呈瘤样肿块,颜色鲜红或暗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其形态不规则,常超出原损伤范围向周围正常皮肤浸润生长,常见于耳垂、前胸、肩背部等部位。增生性瘢痕通常局限于原损伤范围内,不向周围正常皮肤扩展,早期颜色也为鲜红或暗红,质地较硬,但后期可逐渐变软,颜色变淡,形状多与原伤口一致,一般在伤口愈合后数周开始出现,数月后逐渐稳定。


2、病理特征:在病理组织学上,瘢痕疙瘩表现为大量粗大、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呈漩涡状或结节状分布,血管相对较少。成纤维细胞持续处于活跃增殖状态,且细胞外基质成分异常,如氨基葡聚糖含量显著增加。增生性瘢痕的胶原纤维虽然也增多,但排列相对有序,多呈平行或结节状排列,成纤维细胞数量在增生期较多,后期逐渐减少,血管数量在早期较多,随着瘢痕成熟逐渐减少。


3、生长特性:瘢痕疙瘩具有持续性生长的特点,即使在伤口愈合后很长时间,仍会不断增大,且不会自行消退,切除后若不采取辅助治疗,复发率极高。增生性瘢痕处于增生期时,表现为瘢痕逐渐增厚、变硬、颜色加深,之后进入消退期,瘢痕逐渐变软、变薄,颜色变淡,部分增生性瘢痕在一段时间后可接近正常皮肤状态。


对于有瘢痕形成风险的人群,如创伤、手术、烧伤后,应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促进伤口早期愈合,减少瘢痕形成。若已出现瘢痕,需及时就医。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