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放射性皮炎的好发部位

放射性皮炎的好发部位主要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及会阴部。该疾病是因电离辐射作用于皮肤及黏膜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以及从事放射性工作却防护不当的人员。若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屑、溃疡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放疗科就诊。


1、头颈部: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脑瘤等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头颈部皮肤首当其冲受到辐射影响。由于该部位皮肤较薄,毛发分布较多,皮脂腺和汗腺相对丰富,在辐射作用下易出现红斑、色素沉着、毛囊损伤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糜烂、溃疡,且因日常活动频繁,伤口愈合难度增加。


2、胸部:乳腺癌、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使得胸部皮肤尤其是乳房、锁骨上下区域成为放射性皮炎高发区。乳房皮肤柔软且褶皱较多,放疗后易出现潮湿、瘙痒,甚至形成湿性脱皮;锁骨上下区域皮肤活动度大,反复摩擦会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疼痛加剧、愈合延迟。


3、腹部:针对腹部肿瘤如直肠癌、宫颈癌等进行放疗时,腹部皮肤易受影响。腹部皮肤油脂分泌相对较少,干燥脆弱,受辐射后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严重者会出现皲裂。且腹部皮肤与衣物接触频繁,摩擦刺激会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程度。


4、四肢:部分发生于四肢的软组织肉瘤、骨肿瘤等,在放疗过程中,四肢皮肤会出现放射损伤。四肢关节活动较多,放疗后皮肤弹性下降,容易出现皲裂、溃疡,影响肢体正常活动。四肢远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一旦发生放射性皮炎,修复能力较弱,愈合时间较长。


5、会阴部: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盆腔肿瘤放疗时,会阴部皮肤易受波及。该部位皮肤潮湿、隐蔽,通风透气性差,细菌容易滋生。放射损伤后皮肤易出现红斑、糜烂,引发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期间及结束后避免阳光直射照射部位皮肤,外出做好防护。按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每周复查一次,观察皮肤损伤情况。若出现皮肤破溃、感染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4-30浏览2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